中文系教师科研成果汇总(2009年)
| 序号
| 姓名
| 刊物级别
| 刊物名称
| 发表
时间
| 论文题目
| 1
| 毛国宁
| 一般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9.3
| 徐志摩爱情诗的骑士精神与绅士风度
| 2
| 毛国宁
| 一般
| 语文学刊
| 2009.8
| 徐志摩爱情诗的含蓄美
| 3
| 肖晓珍
| 一般
| 时代经济论坛
| 2009.7
| 不同财产关系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 4
| 肖晓珍
| 一般
|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2009.1
| 小议“以禅喻诗”
| 5
| 刘晓燕
| 一般
| 大众文艺
| 2009.1
| 从构词法看韩城方言形象性
| 6
| 刘晓燕
| 一般
| 大众文艺
| 2009.12
| 对简化汉字的一些设想
| 7
| 方艳霞
| 一般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2
| 论洪亮吉对《春秋左传》文字的比勘
| 8
| 方艳霞
| 一般
| 语文学刊
| 2009.1
| 论洪文亮对杜著典章名句的定向
| 9
| 杨惠栋
| 一般
| 安徽文字
| 2009.10
| 汉字的形态美和结构美
| 10
| 杨惠栋
| 一般
| 文教资料
| 2009.7
| 《左传》中“告”“谓”“语”辨析
| 11
| 桂新苗
| 一般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09.9
| 释“允”
| 12
| 桂新苗
| 一般
| 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12
| 关于古代“治安”一词的含义
| 13
| 沈绍辉
| 一般
| 人才与科技
| 2009.1
| 试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构建
| 14
| 沈绍辉
| 一般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09.1
| 试论大学精神的培养
| 15
| 沈绍辉
| 一般
| 学理论
| 2009.3
| 试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 16
| 沈绍辉
| 一般
| 经济研究导刊
| 2009.4
| 挖掘潜能 发展特长 帮助成才
| 17
| 沈绍辉
| 一般
| 黑龙江史志
| 2009.6
| 试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18
| 肖娜
| 核心
| 新闻知识
| 2009.1
| 云横秦岭家何在?纪录片《森林之歌、云横秦岭》的叙事分析
| 19
| 肖娜
| 一般
| 大众文艺
| 2009.1
| 《试析快乐女生现象对麦奎尔受众研究的诠释挑战》
| 20
| 肖娜
| 一般
| 大众文艺
| 2009.12
| 《谈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特征》
| 21
| 张亮亮
| 核心
| 新闻知识
| 2009.12
| 电视方言栏目剧的发展探析
| 22
| 孟磊
| 一般
| 大众文艺
| 2009.12
|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 23
| 李娟
| 一般
| 文艺理论
| 2009.2
| 评《看海的日子》的底层意识
| 24
| 李娟
| 一般
| 时代文学
| 2009.5
| 论黄春明底层写作的特点
| 25
| 黄萍萍
| 一般
| 枣庄学院学报
| 2009.6
| 试论克洛德.西蒙小说《农事诗》中的互文性
| 26
| 黄萍萍
| 一般
| 现代语文
| 2009.1
| 浅析苏珊.桑塔格的美学思想
| 27
| 董超
| 一般
| 现代语文
| 2009.8
| 中唐吕温成就述论
| 28
| 董超
| 一般
| 沧桑
| 2009.8
| 中唐吕温诗歌成就述论
| 29
| 董超
| 一般
| 语文学刊
| 2009.6
| 曾几田园诗浅论
| 30
| 王彩凤
| 一般
| 中国教育与学术研究
| 2009.1
| 魏晋风度与人文素养
| 31
| 王彩凤
| 一般
| 中国教育文荟
| 2009.9
|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32
| 李冠华
| 一般
| 高教论坛
| 2009.12
|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分析
| 33
| 刘静安
| 一般
|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 2009.12
| 试论晏几道与秦观的词
| 34
| 田德芳
| 一般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 2009.7
| 化传统为现代的民族化道路探索
| 35
| 赵晓玲
| 一般
| 陕西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09.3
| 关于题材电视剧的地域特色
| 36
| 魏少妮
| 一般
| 知识经济
| 2009.12
| 职业能力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能力培养
| 37
| 魏少妮
| 一般
| 知识经济
| 2009.11
| 浅议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 38
| 张洋阳
| 核心
| 时代文学
| 2009.9
| 鉴赏唐诗的几点体会
| 39
| 陈瑶
张洋阳、 何磊
| 一般
| 文教资料
| 2009.5
| 关于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调查报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