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及科研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
更新时间:2019年05月21日点击: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共修四个学期,各段授课68学时,总计272学时,各学期每周授课4学时,学分为4学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专业历史最悠久的基础课程之一,自我国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即开设了此课程,是传统积淀最为深厚的课程的之一。在中文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课程体系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系本学科教师在推动该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方面一向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高速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阶段中,本学科教师始终坚持以自身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吸纳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艰苦的努力。历届中文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古代文学方面的选题比重最大,可以想见该课程及相关课程受欢迎的程度。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重要作家、作品的特色与成就。着重展现时代文学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各体文学嬗变的内在规律。

我们把文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内容来看待,认为文学反映着每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理想;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表达人们的在现实中的痛苦与欢乐时,也体现了人性自由发展的需要与现存社会规制的冲突,它从而成为人们创造自身生活的方式。因此,中国文学史被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力求以审美原则为指导,以现代眼光审察、阐释古代文学的发展怎样体现着先人情感生活复杂的变化过程,并逐渐延伸到现代。这一课程不仅着眼于传授知识,而且希望学生由此建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主干,配合以《古代文学作品选》及多门专业选修课,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力求较全面地掌握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系统知识,逐渐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列出不同层次的参考书目,以供基础程度、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扩大知识范围;对个别在本学科领域有发展前途的尖子学生,则由教师给予个别指导,以促进其成长。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通过作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来实施。通常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找到个人感兴趣而适切的论文题目,然后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发,使之对论题的认识有所提高,并找到清晰的分析方法,获得尽可能好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事学术研究的规则与途径,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语言文学修养。

课程具体要求:1、本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近代文学四部分。2、对文学发展史,要有系统地了解;对重点作家和作品,必须较详细、深入地了解,并能比较正确地加以评价;对一般文学史知识和一般作家作品,则要求概略了解即可。3、通过典范性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能力,掌握古代作家遣词、造句、修辞、谋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一般文言作品,要求学生能凭借工具书和注释读懂并能加以分析、欣赏。4、对讲析的作品,要求熟读,部分篇目要求背诵。背诵篇目应占讲析篇目的三分之一。5、对所学到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要求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一般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

三、本课程授课时数

在2010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共修四个学期,各段授课68学时,总计272学时,各学期每周授课4学时,学分为4学分。

附件1: 先秦两汉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3: 宋元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4: 明清近代文学课时安排.doc

                             《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项目组




附件【明清近代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宋元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课时安排.doc
附件【先秦两汉文学课时安排.doc



联系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


邮编:710100 电话:68084680

文学院

ICP备案号:陕ICP备15015903